∞ 马斯克的Grok AI获准在美国政府机构中使用
美国总务管理局(GSA)周四宣布,埃隆·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签署新协议,将扩大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Grok在联邦政府中的应用。根据GSA说明,联邦各机构自即日起至2027年3月,可按每个机构0.42美元的价格购买Grok AI模型,这一定价低于马斯克主要竞争对手OpenAI向政府机构收取的每年1美元的ChatGPT产品费用。
此次协议是联邦政府推动“OneGov战略”的最新举措,旨在加速AI等新技术的应用。自今年4月启动“OneGov战略”以来,Meta、OpenAI、Anthropic、Google等大型AI公司也与政府建立新合作关系,为各机构提供其产品服务。
“OneGov战略”通过统一技术采购流程、标准化价格与条款、避免各机构重复采购,致力于推动政府技术系统现代化。该战略还契合特朗普总统“AI行动计划”呼吁提升政府AI应用、加速全国范围内技术发展的政策目标。
据GSA介绍,xAI本次合作为联邦客户提供了所有“OneGov”协议中最低的价格和最长的服务期限。与此同时,xAI工程师团队还将协助各机构开展AI系统部署与应用。
联邦采购服务专员Josh Gruenbaum在声明中表示:“广泛获取先进AI模型,是建设高效和负责任政府的基础。我们重视xAI与GSA合作,并感谢其提供工程师团队共同推动Grok的采用,加速政府运作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的xAI正与OpenAI、Meta、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科技巨头在全球AI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近期,xAI公司完成了一轮超100亿美元的新融资,估值高达2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
不过,包括部分国会众议员与参议员在内的民主党人士以及数十个倾向自由派的倡议组织则对特朗普政府推行Grok持批评态度,指其聊天机器人存在“严重错误信息、仇恨言论和意识形态偏见”等安全与可靠性问题,认为Grok不适合在联邦政府中广泛部署。
∞ 台积电A14工艺进展顺利 性能提升15% 功耗降低30%
台积电近日公布了其A14半导体制程的最新技术细节,预计该工艺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将超越现有的2纳米平台。据分析师Ray Wang透露,A14相关研发目前进展超预期,试产良率已领先内部时程,显示台积电在推动芯片制造技术突破方面再次领先行业。
据台积电公开信息,A14工艺在等效功耗下,性能提升可达15%;若以当前速度为基准,功耗有望减少30%。这一进步主要得益于台积电第二代环绕栅极纳米片晶体管(gate-all-around nanosheet)以及名为NanoFlex Pro的新型设计标准。该架构能够针对不同产品需求,在性能、功耗和密度间实现更灵活的权衡。
在芯片密度方面,A14预计较N2平台提升约20%。这对维持摩尔定律、让同样面积的硅片容纳更多晶体管具有关键意义。鉴于全球主要代工厂在先进制程的良率、性能和成本管控方面面临挑战,这一进展十分重要。三星与英特尔均公布了下一代晶体管架构路线,不过尚未给出详细性能预测,例如英特尔的14A节点虽已列入长期规划,但良率和能效数据尚未公开。
台积电方面确认,A14预计将在2028年实现量产,巩固其在先进工艺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并继续成为苹果、NVIDIA、AMD等领先芯片设计商的主要供应商。A14工艺将推动智能手机、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硬件等产品在性能和能效竞争力上进一步提升,对消费级和企业级市场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 Intel未来4年CPU路线图曝光:100核不是梦
Intel的Arrow Lake处理器发布一年了,今年底又要升级了,这一代会转向18A工艺和新架构,亮点不少。至于未来的产品规划,跑得比较快的MLID又给出了未来几代的路线图,一杆子给支到2029年底了,也就是4年后,CPU变化还是非常大的,3Dcenter网站给做了个汇总。
已经确定的两款产品是Panther Lake和Nova Lake,其中前者是移动平台的,今年底问世,最多4P+8E+4LPE核心。
Nova Lake是明年底之前问世,同时面向移动和桌面平台,未来的CPU也是这样,不再是两个平台产品分家了。
Nova Lake最多16P+32E+4LPE,也就是52核心,跟AMD开始核战了,这一轮应该不会再吃亏了。
2027年底的是Razor Lake处理器,P、E核架构有升级,但核心数没提及,应该是跟Nova Lake差不多。
2028年底的Titan Lake又会迎来一波爆发,CPU内核架构统一,最多48P+48E+4PLE,也就是达到了100核,PC平台的x86核心终于上三位数了。
2029年的Hammer Lake更受期待,因为这一代的GPU会使用NVIDIA的RTX GPU,这也是前几天双方宣布的合作,Intel将在自家的处理器上集成RTX GPU。
之前分析认为两边的合作在2027年之前没有产品,现在看来要等到2029年了,还有4年时间。
总之,这个路线图揭示了Intel公司未来四年的重大变化,除了工艺升级之外,架构上也会将P、E核心统一,应该类似AMD的Zen4、Zen4c这种,通过L3缓存等来区分大小核,但架构是一样的。
当然集成NVIDIA的RTX GPU应该是很多人最期待的,这样的产品做好了能对AMD造成致命一击,就看双方的合作有多深入了。
∞ 小米17 Pro发布:4999元起
今日晚间,小米17 Pro正式发布。售价方面,小米17 Pro 12GB+256GB售价4999元,12GB+512GB售价5299元,16GB+512GB售价55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
核心配置上,小米17 Pro采用6.3英寸屏幕,背屏尺寸是2.66英寸,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平台,电池是6300mAh,支持100W有线和50W无线充。
对比标准版,小米17 Pro配备全新的妙享背屏,可实现后置主摄自拍,他人帮拍也能清晰预览,还有趣味大头贴模式,有多种模板可供选择,支持米家打印;同时配备全新“便利贴”功能,可将重要信息一键贴至背屏,装上复古掌机保护壳,还能一秒变身复古掌机,让你秒回童年。
影像上,小米17 Pro后置徕卡三摄,配备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采用LOFIC技术,这项技术好比为每个像素都配备了额外的大水库——当主水池满了之后,光子会自动流向这个备用水库继续蓄水,承载更多光的信息,避免出现过曝现象。
并且小米17 Pro配备了5X潜望长焦,具备了出色的微距拍摄能力,这次小米17 Pro采用传感器倒置设计的徕卡浮动长焦,在大幅缩小模组体积的同时,依然保持了20cm的微距对焦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7 Pro 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在复杂光影场景中展现出领先行业的影调层次,无论是逆光人像还是夜景车流,亮部细节保留完整,暗部噪点控制出色,每一帧都呈现接近人眼感知的自然动态范围。
另外,小米17 Pro还搭载了UWB超宽带技术,让手机化身更精准的数字车钥匙,相比传统蓝牙车钥匙,UWB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真正做到人到车开、人走车锁的无感体验。
∞ 小米17 Pro Max发布:首发秒享背屏 5999元起
今晚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这次共有三款,分别是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其中,大屏版本的小米17 Pro Max无疑是这次定位最强,也是定价最贵的一款,全方位对标iPhone 17 Pro Max。
先看外观,正面配备一块6.9英寸纯直屏,告别曲面屏误触,而且贴膜也更加方便了,这点值得好评。机身厚度8mm厚度、重219g,搭配四微曲中框,贴合手掌,大屏不压手,提供经典黑/白、冷烟紫、森野绿四款配色。
背部的妙享背屏是在预热时争议比较大的设计,采用了一块2.86英寸挖孔屏,实际上手因为黑边极窄、清晰度和流畅度都较高,整体感受还不错,而且覆盖了小米龙晶玻璃,不担心划伤。
支持自然生命力壁纸、艺术时间壁纸等等,还可以用AI将亲友、萌宠照片转化为宫崎骏动画、毛毡画等风格,支持静态/动态双模式,带来丰富的可玩性,此外还支持动态通知、后摄自拍等实用功能了,飞机、火车、打车、外卖、电影票等重要信息也能直观展示,无需点亮主屏。
小米17 Pro Max正面的屏幕也非常有看点,采用全新M10发光体系,从材料层实现突破,堪称“国产显示技术里程碑”。联合卢米蓝实验室研发新型红色发光主材,发光效率达82.1cd/A,比进口顶级材料高6.8%,打破海外巨头垄断,同时让屏幕在高亮度下更省电。
首发自研超级像素功能,让每颗像素均有完整RGB子像素,无需“借用邻居”,PDL-Gap仅17um(优于1440p屏幕的19um),搭配2608×1200分辨率,文字显示锐利清晰,彻底告别Pentile排列缺陷。
峰值亮度达3500nits,强光下内容清晰可见,支持全程DC调光、2160Hz高频PWM调光双模式,硬件级低蓝光+1nit超低亮度,搭配圆偏振技术,戴墨镜也能清晰看屏,深夜使用不刺眼。
简单一句话总结,小米17 Pro Max拥有一块顶级的国产屏幕,而且用1.5K的功耗实现了2K的清晰度,并且亮度、色彩表现远超同规格,表面覆盖最新的小米龙晶玻璃3.0。
性能方面,小米17 Pro Max在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发布的当天就正式登场,并且发布即开售,是有史以来最名副其实的首发,不出意外至少有半个月的独占期。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2+6核心架构(双4.6GHz超大核+六3.62GHz性能核),性能、能效全面飞跃。
同时小米17 Pro Max还配备了5533mm²超大立体环形冷泵,散热面积较上代提升36.5%,可全面覆盖核心发热区域,25℃室温下《原神》游戏30分钟机身温度仅43.5℃,持续高负载也不烫手。
影像也是这次小米17 Pro Max的一大亮点,搭载全新的徕卡光影大师系统,号称“逆光之王”,率先攻克逆光摄影难题,让逆光运动抓拍也封神。
搭载全5000万像素三摄,从超广角到5X长焦全覆盖:
主摄: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50L(1/1.28英寸大底,f/1.67光圈),搭载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单帧直出动态范围达16.5EV,超越哈苏X2D(15EV)与人眼瞬时动态范围。
长焦:5000万像素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f/2.6光圈,1/2英寸GN8传感器),搭载超聚光棱镜技术,进光量提升30%,支持OIS光学防抖与30cm微距,演唱会抓拍、远山细节、近景露珠都能清晰呈现,夜晚长焦拍摄也无惧光线不足。
超广角:5000万像素17mm超广角(f/2.2光圈,102°视角),支持AF自动对焦,拍风景、合影无需后退,边缘畸变控制出色。
前置是5000万像素的QV50M传感器,支持DAG HDR与AF自动对焦,逆光自拍、多人合影都清晰。
除了拍照表现优异之外,还支持全焦段支持4K 30fps录制+杜比视界,LOFIC技术在大光比场景下影调层次丰富。
续航方面,小米17 Pro Max搭载75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是小米史上电池最大的旗舰手机。
安卓首发L型异形叠片电池技术,将空间利用率发挥到极致,相同体积下多容纳580mAh电量。
支持100W有线澎湃秒充(兼容100W PPS通用协议),其他品牌的快充头也能给小米实现满血快充,此外还支持50W无线秒充+20W无线反充。
其他方面,小米17 Pro Max还搭载了澎湃T1P信号增强芯片,支持UWB车钥匙、USB 3.2 Gen1接口、全功能NFC、红外遥控、X轴线性马达等,系统首发预装澎湃OS 3正式版。
价格方面,小米17 Pro Max提供三款存储版本,定价如下:
12GB+512GB:5999元
16GB+512GB:6299元
16GB+1TB:6999元